智能赋能材料未来:AI如何驱动高分子材料的可持续创新 原创 周旻禹 高分子物理学
 人工智能(AI)技术近年来迅猛发展,其应用领域已涵盖医疗、自动驾驶、金融等众多行业,正在全面改变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与此同时,AI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也愈发突出,尤其是今年诺贝尔奖首次将物理学奖和化学奖授予AI领域的研究者,再次强调了这一技术在科学前沿中的关键地位。

 

  在高分子材料科学中,AI的崛起带来了研究范式的转变。过去,材料研发依赖于大量实验和重复试错,而AI则凭借强大的数据处理和模式识别能力,加速了材料筛选与优化的过程。这种效率的提升对于实现绿色科技的目标至关重要,因为AI不仅能缩短材料开发的周期,还能推动绿色化学和可持续技术的发展。例如,AI驱动的模型能够优化材料设计,减少合成过程中的污染排放,为环保型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01

AI驱动的研究范式转变




 

 

 

 

 

 

  人工智能的引入,正推动高分子材料科学研究从传统试错法转向智能预测与优化的研究范式。传统的材料研究方法主要依赖经验和反复试验,通常需要进行多层级的正交实验来验证材料性能,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而AI通过数据驱动和算法优化,实现了从问题识别、数据处理、模型训练到性能预测的高效流程。在AI模型的支持下,可以对材料组分空间进行全局求解,筛选出最佳的材料候选,最终通过现实实验验证,显著减少了试验次数。AI的引入使材料研发更为科学、系统,为绿色材料的可持续开发开辟了新路径。

图片

问题识别与目标设定

   AI在材料设计优化和新理论知识发现中均发挥着关键作用。在研究过程中,团队需要首先设定材料的目标性能(如阻燃性、环保性),并识别出影响这些性能的关键化学特性和工艺参数,进而对其进行精确建模。这种智能化的流程显著提高了研究的针对性与效率。

 

 

 

 

 

 

 

 

图片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AI模型的成功高度依赖高质量的数据集。研究者通过实验、数据库、文献等多来源数据进行收集,并进行数据清洗和归一化处理,以确保模型能够准确提取特征。

    然而,当前优质材料数据集相对稀缺,研究者往往需要使用模拟数据进行填充,但模拟数据的准确度偏差问题不容忽视。只有对数据的准确性、偏差值进行充分评估,才能使机器学习模型更具预测能力。

图片

模型选择与训练

  在模型选择过程中,研究团队会依据数据集的规模、标注情况以及任务复杂性来决定使用何种算法。在数据量较少时,传统的机器学习模型(如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决策树)较为适合。这些模型通常需要的训练数据相对较少,且较易于调参和解释,能在小数据集上实现良好性能。而在数据量充足的情况下,深度学习模型(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图神经网络GNN)能够挖掘出数据中的深层次关系,尤其适用于复杂的材料表征任务,如分子结构和材料性能预测。

    目前,已有研究逐步探索对大型预训练AI模型进行领域语料填充与微调,以适应高分子材料等特定专业领域的需求。通过这种方式,可在已有大规模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定向优化,快速获得面向材料领域的高精度模型,从而提升材料研发的效率和准确性。

 

 

 

 

图片

模型验证与部署

  

在训练出AI模型后,首先需要对其性能进行全面评估。这一过程不仅包括常规的机器学习评价指标(如均方根误差、准确率等),还需通过实际实验验证,确保模型在真实应用中满足材料设计需求。当模型通过验证达到可用标准后,即可用于筛选出优化的材料候选。

    此外,模型还能用于生成大量相对准确的模拟数据,这些数据既可以丰富现有数据集,也能够用于进一步的模型训练,逐步提升模型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在此过程中,对模拟数据进行偏差分析至关重要,通过识别并纠正数据偏差,可以逐步优化整个流程,形成反馈闭环,进一步构建更加准确和稳健的模型,从而更好地解决材料领域中的复杂问题。

02

当前困境与挑战













数据质量与数据处理瓶颈

  高分子材料数据通常呈现出稀缺和分散的特点。由于材料结构的多样性、表征方法的复杂性,以及数据标准化的缺乏,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变得异常困难。即使已有数据,往往因为实验条件或数据格式不统一,难以直接应用于AI模型训练。这种情况导致模型在实际应用中表现不佳,尤其是在应对复杂任务时。

    为应对数据不足的问题,研究者尝试使用数据增广和迁移学习来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然而,跨实验室或跨设备的数据整合依然是一个棘手的挑战,缺乏统一标准使得数据融合与共享步履维艰。未来,开放数据平台的建设和多源数据的标准化或许能缓解这一瓶颈。

 

 


模型不确定性与可解释性不足

  AI模型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往往受限于其不确定性和“黑箱”特性。即便一些模型在预测材料性能时具有较高准确率,但其决策过程难以解释,导致研究人员难以完全信任模型的输出。此外,模型在训练数据以外的情况(即外推)中表现差,限制了其在新材料开发中的适用性。

    近年来,可解释性AI(XAI)的出现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可能。例如,利用特征重要性分析等方法来揭示模型的预测逻辑,或通过因果关系分析增强模型的透明度。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清晰地理解AI模型在高分子材料预测中的决策依据,从而提高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可信度。

 

 


软硬件集成与自动化难度



 

 

 

  

 

 

   实验室自动化是AI全面应用于高分子材料研发的关键环节。然而,目前的实验设备往往各自独立、接口封闭,这限制了AI在实验室自动化中的广泛应用。例如,不同设备的接口和数据格式不统一,使得将AI系统与实验设备连接变得复杂且耗时。

  高通量实验设备的引入为自动化提供了技术支持,但实现高效的软硬件集成依然面临挑战。部分研究者已提出通过开放API和数据转换工具来解决设备兼容问题,但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统一的硬件标准和通用接口依然不足。解决这一问题将有助于推动AI在材料科学实验流程中的无缝衔接,加快研发速度。


 

结论

 

  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AI应用过程中,数据瓶颈、模型不确定性以及软硬件整合的难题是主要障碍。未来,随着数据共享平台的完善、可解释性AI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软硬件集成的技术提升,AI在高分子材料中的潜力将得到更全面的释放,推动材料科学走向新的创新高度。

03

具体应用案例分析

图片

    

 

 

 

 

 

   在高分子材料领域,AI的应用已经展现出极大的潜力。为了具体展示AI技术如何赋能材料研发,本部分将讨论两个应用案例:高阻燃复合材料的智能优化和热固性聚合物的材料基因组学应用。

  这两个案例代表了AI在材料优化和新材料发现中的典型应用场景。选择这两类材料作为案例,主要是因为它们在多个工业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如高阻燃复合材料被广泛用于建筑和电子产品中,市场对更高效、更环保的阻燃材料需求持续增加。

  而热固性聚合物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电子封装等领域,其多目标优化设计的复杂性使其成为AI辅助材料发现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通过这两个案例的分析,能够充分展示AI技术如何帮助加速材料开发,解决传统方法难以克服的复杂问题。

图片

高阻燃复合材料的智能优化


    

 

 

 

  阻燃复合材料的开发传统上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而这种过程耗时且昂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构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自适应框架,通过结合实验数据和历史数据,预测材料的阻燃性能及其他关键物理属性。具体来说,AI模型可以识别材料成分与阻燃效果之间的复杂关系,减少不必要的实验,并提高预测精度。

  该框架的一大特点是引入了模型反馈机制,使得研究人员能够根据实验结果实时调整材料配方,从而达到优化效果。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研发效率,还显著减少了材料研发的成本。未来,随着更多数据的积累和模型的优化,AI在阻燃材料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展。

图片

热固性聚合物的材料基因组学应用


    

 

 

 

 

 

   热固性聚合物由于其高稳定性和优异的机械性能,在航空航天和电子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然而,这些材料的设计往往需要在多个性能指标之间权衡,如低吸湿性和高模量,这给传统的开发过程带来巨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研究者们将材料基因组学(MGA)机器学习结合,构建了多保真度学习模型。

  在这一框架下,研究者使用图神经网络(GNN)等先进算法,将化学结构进行低维表示,使模型能够更好地捕捉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引入高斯过程回归(GPR)方法,模型不仅能够从实验数据中学习,还能利用模拟数据进行校准,从而提高性能预测的准确性。这一创新性方法大幅缩短了新材料的发现周期,并提高了筛选效率。

04

未来展望

图片

  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材料科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未来,高分子材料的研发不仅要满足性能需求,更需要兼顾环境可持续性与绿色发展目标。在这一背景下,AI将在推动绿色科技与高分子材料的融合中扮演关键角色。

  AI技术的加入,使得材料研发能够更加精准地减少资源消耗。例如,通过高通量实验和机器学习模型的结合,可以筛选出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材料组合,并优化生产流程以降低碳排放。同时,AI还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快发现具有良好回收性和可降解性的材料,以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

  未来,建立实时反馈的闭环系统将成为材料科学的新趋势。借助AI驱动的自动化实验平台,研究者能够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实时采集数据,并通过模型预测调整实验参数,从而提高研发效率。这一闭环系统不仅能提升研发精度,还能减少实验过程中资源的浪费。

  此外,跨学科合作将在未来的材料创新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通过AI技术整合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工程学的知识,不仅能提升研发效率,还能催生出更多创新型绿色材料解决方案。为了推动这一目标,全球范围内的数据共享和开放科学实践也至关重要。未来,搭建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和模型验证机制,将有助于AI技术在材料科学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帅, 刘建军, 金帆, 等.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材料科学中的融合:新范式与科学发现[J]. 科学通报: 1-18.

[2]   文静. 材料基因工程加速新材料研发[J]. 科学新闻, 2024, 26(4): 54.

[3]   车璐, 张志强, 周金佳, 等.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 科技导报, 2024, 42(12): 35-43.

[4]   吕春旭, 徐阳. 深度学习技术发展历程[J]. 中国安防, 2023(3): 32-36.

[5]   崔雍浩, 商聪, 陈锶奇, 等. 人工智能综述:AI的发展[J].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9, 45(3): 225-231.

[6]   宋晖, 刘晓强. 数据科学技术与应用——基于Python实现[M]. 2 版.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1.

[7]   WANG Z, CHEN A, TAO K, 等. MatGPT: A Vane of Materials Informatics from Past, Present, to Future[J/OL]. Advanced Materials, 2024, 36(6): 2306733. DOI:10.1002/adma.202306733.

[8]   XU X, ZHAO W, HU Y, 等. Discovery of thermosetting polymers with low hygroscopicity, low thermal expansivity, and high modulus by machine learning[J/OL].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23, 11(24): 12918-12927. DOI:10.1039/D2TA09272G.

[9]   ROSER M. The brief histor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e world has changed fast — what might be next?[J/OL]. Our World in Data, 2024[2024-10-19]. https://ourworldindata.org/brief-history-of-ai.

[10] KHAN R, WIECZOROWSKI M, QURESHI A, 等. Recent Trend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Applied to Water Jet Machining[C/OL]//TROJANOWSKA J, KUJAWIŃSKA A, PAVLENKO I, 等. Advances in Manufacturing IV. Cham: Springer Nature Switzerland, 2024: 34-45. DOI:10.1007/978-3-031-56444-4_3.

[11] FLACH P A. Machine learning: the art and science of algorithms that make sense of data[M]. Cambridg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12] MA R, ZHANG H, LUO T. Exploring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Amorphous Polymers Using Reinforcement Learning[J/OL].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2, 14(13): 15587-15598. DOI:10.1021/acsami.1c23610.

[13] XU P, CHEN H, LI M, 等. New Opportunity: Machine Learning for Polymer Materials Design and Discovery[J/OL]. Advanced Theory and Simulations, 2022, 5(5): 2100565. DOI:10.1002/adts.202100565.

[14] CHEN F, WENG L, WANG J, 等. An adaptive framework to accelerate optimization of high flame retardant composites using machine learning[J/OL].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3, 231: 109818. DOI:10.1016/j.compscitech.2022.109818.

[15] AYUB S, GUAN B H, AHMAD F, 等. Preparation Methods for Graphene Metal and Polymer Based Composites for EMI Shielding Materials: State of the Art Review of the Conventional and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J/OL]. Metals, 2021, 11(8): 1164. DOI:10.3390/met11081164.

[16] GORMLEY A J, WEBB M A. Machine learning in combinatorial polymer chemistry[J/OL]. Nature Reviews Materials, 2021, 6(8): 642-644. DOI:10.1038/s41578-021-00282-3.

[17] VARUN GODBOLE, GEORGE E. DAHL, JUSTIN GILMER, 等. Deep Learning Tuning Playbook[CP/OL]. Google Research, 2023[2024-10-20]. https://github.com/google-research/tuning_playbook.

文 | 周旻禹

校对 | 韦凯妮 俎欣乐 熊吉阳

 






 

 

京ICP备140382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