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现状:产量微增,需求疲软,利润承压
2025年1月-6月,我国化工行业主要化工产品总产量略有增长,但是幅度不大。
需求端还是半死不活的,整体还是很疲软,没有改善的迹象。
供需之间的矛盾突出,短期内基本难以改变。
主要原料原油和煤炭价格有所降低,联动整个产业链化工产品价格也出现了普遍下跌。
整个化工行业的综合景气指数一直在低位徘徊不前,总体是先抑后扬,看似有逐步修复的态势。
上半年,整个化工行业利润同比下滑比较严重,石油煤炭和其他的燃料油加工行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11.20%,利润总额亏损幅度同比扩大了67.70%。
化学原料和下游制品行业利润同比下降了4.7%。化学纤维行尾利润同比下降了12.90%。
二、 供需矛盾:结构失衡,内需外需都没有太明显的机会
供给端的情况,产能利用率偏低,很多细分领域的产能还在增长。
2025年4月-6月,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只有71.90%,全国工业平均水平为74.00%。
PVC、乙二醇、环氧丙烷等部分细分领域,产能利用率已经低于70.00%了。
传统大宗化学品产能增速,远超消费量的增速,乙烯实际产能增加了13.20%,消费量增加了6.07%,丙烯产能增了12.30%,消费量只增加了10.00%。
这也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的严重失衡,矛盾非常突出。
需求端总体是内需持续疲软,暂时没有回转迹象,出口端受到关税政策、反倾销及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细分行业出现分化现象。
受到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行业快速发展的影响,国内成品油需求量总体需求量疲软。
上半年汽油产量为7612万吨,同比下降了8.10%,柴油产量2814万吨,同比下降2.45%,煤油产量9576万吨,同比下降7.23%。
但是新能源和光伏产业的发展,以及建筑行业、纺织行业温和回暖,带动了相关化学品行业需求的增长。
上半年乙烯产量1814万吨,同比增长10.90%;化学纤维产量4236万吨,同比增长4.90%;烧碱产量2268万吨,同比增长4.80%;硫酸产量5491万吨,同比增长6.30%。
但是传统家电行业,处于生产周期的淡季,房地产行业的竣工速度也放缓了,相关化工原料需求总体还是偏弱的。
2025年上半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领域,出口交货总额为2675亿元,同比下降了2.80%,6月单月同比下降2.10%,降幅在逐月收窄。
化学纤维制造行业,出口总额为361亿元,同比增长5.50%,主要是东南亚的纺织业需求有所增长,导致涤纶短纤、聚酯切片等产品出口量略有增长。
随着老美和全球关税大战最终税率的敲定,必然会影响各类消费品需求欲望的降低,对化工产业的需求量影响会很大。
靠出口增加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可能性,机会并不会太多。
寄希望于国内内需的增加,也并非一朝一夕之间,祈祷吧。
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基本被压缩的一点油水都没有了,生存空间已经非常有限。
化工企业的苦日子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更多苦日子等着我们,也许苦着苦着,大家就习惯了。
三、利润空间:普遍下滑,短期没有转好迹象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25年1-6月的数据,从源头的石油和煤炭,到产业链中间的化学原料及制品,再到下游的制造企业,利润增长统统都是哀鸿遍野。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营业收入为22211.40亿元,同比下降了11.20%,利润总额为-174.70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67.70%。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营业收入为36957.40亿元,同比增长了2.10%,利润总额为1515.80亿元,同比反而下降了4.70%。
化学纤维制造业,营业收入总额为4390.10亿元,同比下降7.10%,利润总额为84.90亿元,同比更是下降了12.90%。
看到这些数据,相信各位化工行业的朋友们,可能会有点绝望了。
但是这真的是石油化工行业的最低谷吗,从这些数据来看,真正的低谷应该是还远远没有到。
再加上国家力推的“反内卷“,产能结构优化,整个行业用一片萧条形容,应该也不为过吧。
未来的一段时间,各位企业但是的都有可能不是赚不赚钱的问题,而是企业还能不能存在的问题。
所以对于企业来说,裁员、降薪、降产能,可能还不是最严重的。
四、严峻形式:投资还在增加,产能还在增加
2025上半年,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比2024年增长了14.40%。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比2024年下降了1.10%,略有降低。
化学纤维制造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比2024年增长10.60%。
这些固定资产的投资,如果都用在技术改造和质量提升上,是最好的选择。
现实情况是产能还在增加,产能利用率还在降低,企业利润还在下降。